中國互聯網關鍵記憶
截至2011年8月,內地團購網站數量已經超過5,000家。
2006年,中國互聯網視頻開始大發展。
微信現如日中天。
互聯網行業的競爭有過之而無不及,巨頭們難以保證各領風騷三兩年。互聯網金融正如日中天,而曾經全民熱衷的偷菜早已成歷史名詞。這些年,中國互聯網留給人們哪些關鍵記憶呢?
電商價格戰
2012年8月中旬,京東、國美、蘇寧三大電商發起價格戰。 8月14日,京東CEO劉強東率先在微博上稱,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並直接將國美、蘇寧圈定為對手。
此後蘇寧、國美紛紛應戰,隨即演變為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的史上最大規模價格戰,亞馬遜、噹噹網等其他知名電商也均被捲入。但事後多家媒體報道證實,電商的所謂價格戰是「忽悠消費者」。 9月份,中國發改委對「8•15電商價格戰」表態:涉嫌價格欺詐。
優酷土豆合併
優酷與土豆在2012年3月12日宣布以100%換股方式合併,交易完畢後土豆退市。原本互聯網視頻領域水火不容的競爭對手竟成為「一家人」。有業內觀察人士表示,兩家合併實在出乎意料,雖叫做合併,但土豆明顯是被優酷「吃掉了」。
在優酷土豆合併之前,視頻網站整合之路已經開啟,如酷6網被盛大收購,56網被人人收購。而除了百度增持控股愛奇藝、收購PPS已經落實,迅雷、PPTV等二三線視頻網站的資本運作消息也頗多。
3Q大戰
2010年9月,奇虎推出360「隱私保護器」,監控騰訊QQ是否侵犯用戶隱私。 2010年11月3日,騰訊發布「致廣大QQ用戶的一封信」,決定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在工信部的介入下,QQ和360恢復兼容。
隨後,騰訊在廣東高院起訴奇虎360不正當競爭,而奇虎360則起訴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360的1.5億元人民幣和騰訊的1.25億元人民幣相互索賠,也成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涉及金額最大的兩家公司之間的訴訟案件。
千團大戰
自2010年團購網站陸續上線,到2011年8月,國內團購網站數量已經超過5,000家。其中,既有各大門戶網站的加入,也有新生的團購網站。
隨着數量上升,惡性競爭和洗牌也在同時進行,經歷了廣告戰、拉鋸戰、倒閉潮後,團購已經在國內走過3年時間,由興起、膨脹、白熱化競爭直至再次數量回落而規模翻番的平穩期。目前,國內主流獨立團購站美團網、大眾點評團位居前兩名。
「偷菜」火爆
2008年大熱的開心網於2009年正式推出「種菜」小遊戲。「偷菜」遊戲環節還是在年輕人特別是都市白領當中流行開來,甚至有人特地深更半夜起床「偷菜」。
在好友的農場裹,收穫好友的虛擬勞動果實。這種方式風靡一時,心理專家分析認為,玩家是通過虛擬世界中的「偷菜」,釋放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放鬆緊繃的神經。QQ、人人網等SNS網站之後都上線了類似的農場小遊戲。
出處: http://www.singpao.com/cj/zh/201311/t20131109_470894.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