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國王,只有上帝"
在回杭的飛機上,我很嚴肅地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曹,既然你認為移動互聯網必然帶來電子商務的變革這一趨勢不可避免,未來也一定會是移動商務的時代,那麽,對於傳統企業和現已成熟的電商而言,早做和晚做又有什麽區別?現在的天貓、京東等B2C平臺,還不都是早幾年曾被唱衰的傳統品牌等大鱷的天下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幾個故事:
一、為什麽我很喜歡聽的"月夜同舟"的下一首一定是會被我快進掉的歌?
我開車的時候喜歡聽音樂,而且我發現一個規律,往往我非常喜歡聽的一首歌的下一首,都是我不喜歡聽的,我總會下意識的不管不顧地直接按下跳躍鍵。是不是有點意思?我又聯想到一個規律,在馬雲後面一個演講的人,往往都很倒黴。
二、諾基亞早在2009年的時候,就把自己定義為一個互聯網公司,但她為什麽還是未能擺脫悲慘命運?
我的老東家是博客中國,在2007年的時候,公司就開始和諾基亞全球商談諾基亞的互聯網戰略,2009年,我們組織了將近200多號人的技術團隊為諾基亞服務,當時的產品叫NSPACE,裏面基本上涵蓋了APP STORE、照片分享、LBS定位等等近幾年才成熟的移動互聯網服務。我很清晰的記得諾基亞的代表坐著奧迪A8來公司宣講,"我們諾基亞公司最開始做木材生意,後來從事手機制造,現在,及未來,我們會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那時候,市面上的IPHONE還只是一個傳說,我們的頭,則拿著好幾款集成了NSPACE應用的手機給我們演示各種應用,同時還說參加了諾基亞的互聯網開發者大會,很多技術團隊給諾基亞開發遊戲、小應用,並且還能和諾基亞分成。巴拉巴拉巴拉。
可是,她還是敗了!2010年我到諾基亞公司和他們的律師談論員工的善後事宜,他推開一間屋子,裏面堆滿了NSPACE的宣傳冊頁,"曹,其實我們還有一間大倉庫專門放這些。"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淒涼呀。
好吧,理論上,我覺得我寫完這兩個故事,已經差不多自問自答完我的嚴肅提問了。
這裏盡量簡短的提煉一下我的思考:
1、 我個人覺得移動商務和傳統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會完全相反,傳統電子商務一開始是"不知不覺"的做市場批發業務、"淘品牌"的人先領跑,然後再被傳統的大鱷無情的吞噬;但在移動商務的時代,"後知後覺"的傳統大鱷借助雄厚的資金、強壯的地面渠道搶先布局,來勢兇猛,但到了成熟階段,他們必然會被更具靈活性和突破性的"正知正覺的"商家(品牌)所趕超。(可以參考我的第二個故事)
2、 再簡而言之,傳統電子商務的第一批撈金者是"不知不覺"的個人群體;然後過渡到"後知後覺"的傳統大鱷;而到電子商務的第二個黃金十年,那些"正知正覺"(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消費者定位清晰)的商家(品牌)會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新浪潮,真正崛起於江湖。
3、 移動互聯網時代,4G寬帶網絡的盛行,保持隨時在線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但是移動終端雖然便捷,畢竟體積窄小,消費者的消費路徑會和傳統電子商務的完全不一致。類似淘寶網頂通位置的搜索框,將變得不那麽重要,消費者也不大可能有時間和精力上下牽引導航條看產品的信息、評論。消費者接觸到商品、感知到品牌的價值更多會是多方位的。或者說,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其實在打開移動終端前就已經差不多決定了,移動終端更多的只是一個支付工具或者臨門的"那一腳"而已。
4、 移動商務時代,在商品傳統意義上的品牌、類目的劃分之外,人群劃分(類似米粉)、功能劃分等原先只是第二屬性的劃分標準會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收(目前很多大牌的跨界嘗試也是生動的例子,寶馬也出了箱包產品),也更容易在移動設備上進行口碑傳播。
5、 移動商務時代,將不大可能出現一個流量、用戶、產品的中心,在一個去中心化的虛擬世界,商家(品牌)如何在第一時間獲得粉絲的關註直接關乎其生死,消費者不大有時間和力氣在已知"月夜同舟"很好聽的情況下,去試著聽"下一首歌"。
6、 最後再調和一下,正如電視不可能革掉電臺的命,傳統電子商務也不可能代替地面零售那樣,移動商務也不會完全的取代傳統電子商務,他們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起存在(雖然會有持續的口水戰可打),而再往後的時代,終將會和我們無關,正如我昨天回答我們敬愛的DAISY那樣的,移動商務之後會發生什麽,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只要屆時能安安靜靜的坐著火車吃著火鍋就可以足夠快樂了。
接下來在此感謝原帖下的回復:(一共是40個回復,8個贊,平均回復字數是20個字)
JIM(我的老板,請大家不要拍磚):
傳統企業靠的是品牌影響力(即客戶,現時髦叫粉絲)和產品、價格、服務。在傳統的渠道中也是一樣肉搏出頭的。網絡、移動互聯只是一個個新渠道的適應和增加。但是因為在零售渠道,人家完成了客戶積累(如CRM系統、積分系統)及產品研發能力建設,網絡、移動只是復制、COPY而已。
我們不論切入哪一個,都不存在早晚,但都必須完成客戶數據積累、分析、服務,互動能力及產品專業性兩大深度的課題,然後可從這個深度縱線向另外兩個渠道復制。
移動互聯網,第一,找回了品牌的本我;第二,建立了本我跟直接客戶的互動。
所以PC只是賣場銷售,微信營銷是品牌建設+營銷,微信營銷的產生,1、營銷時代的到來,公司要挖有營銷創意的廣告人才、媒體人才。2、正品,讓人驚叫的產品,求質不求量的創新時代來臨了。
微信營銷有三個層次:1、推送,還是自賣自誇,猿人思維;2、體驗互動,如小米,現在全在這一層,新新人類;3、利益驅動,傳銷系統的營銷內核,未來的模式,如果我們能把這點攻破,我們就是下一個小米。
DAISY(也是我的老板,你們懂得)
走自己的路,在新浪潮到來時及時選定路徑,不斷清晰目標,一路向前。
普華斌(我的土豪同學,請隨意拍磚)
我的理解是,不管什麽商務,都是生意,生意即買賣商品,不斷變化的是買賣渠道,線上或線下,PC端或移動只是通路,而商品不管有形或無形的都沒有太大價值變革。商品要體驗認知,作為品牌商要做的工作就是:1、好的產品;2、好的運營團隊;3、足夠的品牌曝光。做好了這些不管在哪裏賣,都會有市場。做得好的品牌基本上都是在新通路開始時做對了選擇,第一個賣貨賺到錢的。
老尼(我曾經的同事,現在是一家極大極大極大傳統品牌的電商負責人,請隨意)
現在傳統品牌看待互聯網的角度和應對互聯網變革的速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移動互聯網對所有品牌都是新鮮的,但傳統品牌特別是已經從PC端嘗到甜頭的品牌,他們的反應一定更快。
天機(天貓小二,智囊團團長,現O2O負責人,你們自己斟酌。
還會是大鱷的天下,但是跑得慢的大鱷會死掉。
SUSAN(業界專家,請慎重)
移動互聯網是隨著作為載體的智能手機日益更新為實質上的掌上電腦的今天,用戶購物行為隨之轉移陣地。所以對傳統品牌或成熟的網絡品牌而言,很大程度上只是把品牌的消費者轉移到移動端發生交易行為。所以相對於競爭對手而言,晚做可能意味著讓渡市場份額。
太子龍曾哥(請跟上)
不太同意,聚集才是互聯網的未來。
SUGUS(請隨意)
個人認為天貓淘寶是電商的培育期,而移動商務是電商真正的發展期,原來網購要找電腦,現在網購隨手就購!
SHANG(請撲上來!我敲字輸入他回復的時候,發現感嘆號太多了!!!!!!!)
任何渠道都要圍繞塑造品牌而前進!時空的力量難以超越品牌!老品牌因產品掉隊而被淘汰!敗給自己的步步自封!互聯網是加速度!移動電商也一樣,可以短時間復制的東西,大品牌不屑一顧,行業渠道整合到一定程度了,他們擁有的所有客戶資源和仰望就是兌現的開始!品牌是歲月沈澱的財富!是核心價值!短期利益和常青在品牌上去理解很清晰。
如果電商的核心競爭力,可復制性很強,對於大鱷來說是好消息!他們一旦進入,改寫的是遊戲規則!平臺就可能被顛覆!
XX難以脫俗!XXXXXXXXXXX!(為了他好,此處省略12個字)互聯網是向一切不對稱下的壟斷和暴力開戰!
老陳(淘寶老字號,孕婦第一大叔,我和他不熟,你們隨意)
無論是早做還是晚做,都不是成功的原因,關鍵是是否有正確的方法和自己的準備,要先謀而後動。做的早,如果是處於早,就做好了足夠的準備,認清了道路和方向,成的希望就大,如果條件還不成熟或者不確定如何去做,不如先看看別人怎麽死的,然後有底了再發力,一樣可以有後發優勢。貿然嘗試和遲疑不決,看不懂、學不會、跟不上都容易掛掉!個人認為關鍵點在於自己的節奏。
老吳(天貓老字號,飾品第一大叔,和藹可親,請保持微笑)
呵呵,同意老陳,很有見地。
老樊(身份不能透露,請兇猛撲上)
暈,我上飛機前打了那麽多字沒有發成功? (來源:新電商參考 作者:曹軼寧 編選: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出處: http://big.hi138.com/jisuanji/hulianwangyanjiu/201312/450308.as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